再多,就真花不完了,而且拿着那么多钱,也太引人注目了些。
程咬金问道:“你是不是后面还准备作些什么别的东西来赚大钱?”
“可能会吧……”陆离问道:“殿下那边怎么说?”
“殿下那边就是说让我们来问问你的想法,看看我们有没有什么能一起合力的事情来做。”
程咬金说到:“大唐很大的,一个人是赚不完所有钱。而且去别的地方赚钱,还会引起一些地方家族的反感,除非有人亲自盯着。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帮你盯着,避免被人巧取豪夺了。”
尉迟敬德说到:“最主要的是你那石炭炼铁的方法确实厉害,骊山那边的炼铁速度快大唐所有的炼铁炉子速度一筹,拿下整个长安铁匠作坊的铁锭不成问题,但是这也已经给到殿下压力了,指望着卖铁赚钱的人太多了,殿下这略微出手,差点就断了所有人财路。”
骊山那边的石炭炼铁成功了,130斤火候的炼矿炉在效率上确实快别的炼铁高炉一截。然后问题就来了,李世民他搞这石炭炼铁,也是误伤一大片人自己人……
铁作坊,大唐全国各地干的人太多了,因为运输等问题导致一个铁匠作坊注定只能影响周围附近的一小片地方,并没有某个商行直接拿下一整片地区的售卖事宜。
李世民手下的文武有不少人家里都开有铁匠铺,也被这石炭高炉炼铁的生意影响到了。
起码炼铁矿的炉子可以直接关火了,好在李世民并没有打算自己从头吃到尾,只是光卖铁锭而已,并没有插手铁具加工……不然大家就都别想赚这铁钱了。
更别说尉迟恭他们还知道锻打的水车锤还没有整出来,一旦整出来,恐怕就将会彻底绝杀大唐的铁作坊。
铁锭成本比你少三成,锻打成本省一半人力,最终成品的成本最起码降低4成……别人做一个铁具100文钱成本,你就60文钱成本,凭空比别人多出40文利润,别人这拿头跟李世民打?整个大唐的铁器,李世民能直接从头吃到尾,不给别人留一点份额。
然后李世民也立马察觉到了不对,确实赚钱但是也确实狠,钱都被自己赚走了,那别人赚什么?
陆离提议说到:“要不我们去东宫那边找太子殿下聊怎么样?我还不知道太子殿下那边具体是如何想的呢。”
想要一口气赚完所有的钱,确实比较困难,李世民毫不犹豫的选择大家一起赚钱很正常。
问题在于他不敢随便开口啊!
有时候他真的是挺疑惑李世民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整天让他的文臣武将往自己这里跑,测试自己的忠诚程度还是?
“当然可以。”尉迟敬德他们都纷纷点点头。
其实他们很好奇一个事情的——陆离这样被太子殿下严防严控,陆离他就真的不在意吗?
虽然安全,但是未免也太不自由了……可惜这事他们也不好问,陆离没有表示什么,太子那边也没有说什么,他们还能说什么?
从陆离家里去东宫并不远,一行人很快就跟李世民见上了。
对于他们会过来李世民也不见怪,不管是陆离还是尉迟敬德过来,亦或者一起过来都是一样的。
“陆离,说起这事,我最近在琢磨一个问题。”李世民问到:“大唐发展计划规划成功的代价是什么?”
大唐发展计划规划成功的代价是什么?
听到他这话,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他们全都懵了一下。
他们只从大唐发展计划规划当中看到了好处,至于风险,他们还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能看到的全都是好处,哪里来的风险问题和代价。
“殿下,什么代价?”程咬金问道:“那大唐发展计划规划我记得也没什么问题吧?”
李世民摇头:“不,其实是有问题的,而且问题很大,还记得那个火炮吗?你曾经还问过能不能把那火炮做小,敬德说应该是可以的,只是对于制作小火炮的铁有要求而已。如果铁和火药达到要求,拳头大小的炮一样可以在二三十丈外杀死人,那可比弓箭小太多了,太适合暗杀了。”
见到那土炮的时候,一众文臣武将一边吃惊于这火炮的威力,一边对这火炮展开奇思妙想。
但是基本上都是往大了去说的,想要制作更大的炮,塞更多的火药,让火炮威力更大。
只有程咬金他提出了一个缩小火炮的设想,因为他感觉那火炮还是太重了,拉起来不太方便,不过当时他们也就想想怎么往轻便上使劲,也没敢想拳头大小的“火炮”。
现在一听到李世民这样说,他们立刻明白了适合“暗杀”的小火炮的危害性,毕竟如果真能做到拳头大小,那悄悄带在身上去暗杀,那简直了……二三十丈的距离已经够远了,这个距离现在想要杀人,所使用的东西都不小,只要敢动一下,他们都会立刻警惕。
但是换拳头大小的火炮的话,防不胜防啊!
他们一想到这里就感觉有些头皮发麻,这玩意儿实在是太危险了,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大人物来说,毕竟暗杀肯定是首选大人物啊……
然后他们下意识看向陆离这个研究出火炮的人,毕竟如果论对火炮的了解,应该没有人比掏出火炮的陆离更熟悉了。
所以陆离知道怎么做出那小火炮?
难怪陆离身边全是殿下的人——这不盯紧着点,要是让陆离默默捣鼓出来一个小火炮,谁惹到他了,他就自己或者派人拿那小火炮去暗杀谁……
“额……殿下,简单把火炮缩小的话,三五丈距离能杀人都很不错了。”
陆离委婉的说到:“拳头大小的火枪想要隔着二三十丈的距离杀人,要求很高的。”
二三十丈,50米左右距离!百米跑道的一半远,小口径手枪这个距离差不多就是极限了,直接打到要害才能杀人,不然正常情况下只能伤人。
问题是小口径手枪,它也没那么好搓啊……硝化棉是制作无烟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但不是全部,还需要掺和别的火药成分才行,简单的混黑火药肯定不够。
日服第一男枪的霰弹枪可比人拳头大多了,而且距离目标仅仅只有几米而已,就这距离,第一枪还给打空了。
瞄不准、距离远点伤害随缘,问题太多了。
“要求高,不代表办不到……”长孙无忌开口问道:“所以陆离你真能做出来?”
“嗯。”陆离点点头,“需要时间,而且时间还不少,起码需要一两年时间。”
时间还不少,需要一两年时间……听到他这话众人神色有些古怪,一两年时间算多吗?
反正相比于这种划时代的武器出现,一两年时间可以说是很少很少的了,根本就不多。
李世民说到:“那火枪的事情先放一边吧,没那么快制作出来,我现在问的是大唐的发展问题。”
听到他发话,众人才微微回过神来,不过嘴上虽然不说,但他们心底里依然忍不住泛嘀咕。
火枪、拳头大小的火枪……
更是有人抓住了重点,拳头大小的火枪有些难,那把他做大一点不就行了?也不一定就需要拳头大小吧?
好像不太行,填装火药和铁丸的速度太慢了,没有弓箭弯弓搭箭快,就是第一发提前装填好会比弓箭有优势……
他们没有得到具体的信息和见到过具体的实物模样,有些难以想象火枪的效果。
“代价的话……”陆离沉吟片刻说到:“大唐发展速度变快,一个人当成两个人使,那大唐就相当于凭空多了一倍的人手,在满足了基本的生产需求之外,还多出来的人手可以干别的事情——比如进入手工业里面,女纺织、男工匠。”
他说话没有人吭声,因为他们都在思考,这对吗?
嗯,很对。
虽然他们之前只是秦王府、天策府的幕僚,但是他们对于大唐的大致情况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现如今大唐的农桑是有些勉力维持,不过随着水车、曲辕犁等东西的推广,还有那远在交州之下一年两熟的占城稻回来,应该就能打破这个窘境。
农桑变得轻松,一个人就可以满足原来两个人的人力需求,那原本多出来的那个人也不可能就在家里躺着,肯定就会干点别的活,多赚点钱,让家里过得更好。
“这些人力进入手工业里面,肯定会造就手工业的繁荣,人们吃饱了饭,还有了别的好东西可以享受,比如那小自行车。现在卖的确实贵了点,但是材料和技术难度又不高,我相信很快就会有人能仿制出来,把价格打下来,到时候大唐的孩童人手一辆不是梦。然后还有纺织,大唐现在最麻烦的是织布的材料根本不够,纺织机还有改进空间,快速提升纺织速度不难,布匹的价格也会一定程度的下降,只是在原材料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大唐的布匹产出始终都有极限,但是纺织完之后,妇女还可以去做别的事情赚钱。”
陆离的话没有任何反对声,因为他说的倒也没问题,只要人们能很容易的就完成耕种吃饱饭,只要纺织机可以改进,确实会空出一部分人口去做别的事情。
“手工业的繁荣会带动商业的兴盛,其实如果止步于这里的话,倒是没什么问题,大唐依旧还是原来的那个大唐,大唐的人口还没有到达极限,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
陆离顿了顿之后,说:“再往后,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仅仅只是商业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大,问题在于商业的背后,会萌芽出另一个东西——资本。而种子种下地还需要成长时间,但是商业活动交割的速度远超耕种,而快速赚到钱的商贾也会试图谋求更高的地位,不管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还是为了自保。”
“资本是什么意思?大商贾吗?”杜如晦有些不太理解,直接问出了他们心中的疑问。
“我们口中正常的商贾只是进行低买高卖的商人,他们并不直接生产商品,他们从农民手里买走粮食,然后运去别的地方高价卖出,本身并不生产东西。而制造业资本,则是另一回事。”
陆离说到:“如今的大唐算有400万人左右纺织,不管是专门从事还是在家得闲时纺织。如果全部都是专门从事的话,估计仅需要100多万人,而改进纺织机,速度提升十倍之后,仅仅只需要十万人就能搞定纺织,相当于节省了10倍人力,然后还能提高利润。纺织机的出现代表了另一个商业活动——制造业的出现,通过工具的改进,便能对低级手工业进行一次体无完肤的打击,谁手握这批纺织机,谁就相当于直接掌控了全大唐的纺织业。”
“纺织机的出现也会打击布匹的价格,在家慢慢织布的收获,是远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再买布的。这时候大唐旧有的男耕女织传统就会被破坏,代价就在这里。”
只需要10万人作业就能满足全大唐的布匹需求,那确实是这样。十倍纺织速度的纺织机也确实会打击布匹的价格……
这帮将领文臣还没琢磨明白、消化陆离的话,陆离就已经继续说道:“男耕女织的传统一旦被破坏,大唐的架构就需要做出新改变来适应了。”
李世民因为之前早就有所了解的缘故,对于他的话消化的很快,所以就问道:“男耕女织的传统被破坏,这很严重吗?”
他也琢磨过生产力的提高对大唐社会带来的变化,但是没琢磨出来多少有用的东西……
李世民是很聪明的,但是他接触陆离的时间太短了,对于新知识的消化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传统的男耕女织转变为进厂劳作,他思考的还是得按着那帮资本家的脑袋不要让他们过度压榨雇佣的人。
至于从男耕女织转变为进厂劳作的生活方式到底有多大的隐患和问题,他暂时还没思考得很明白。
陆离摇头:“不算严重,只是大唐需要适应,不适应就会容易出现问题。”
“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
“手工业繁荣和制造业繁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陆离看着还在思考的将领文臣,感觉李世民是在让自己解释问题给他们听。
毕竟这些将领文臣对于工业化发展是一无所知的,需要一个切入点去了解问题……
他继续说到:“以大唐的体量,完全可以容纳手工业的繁荣,但是制造业就不一样了,纺织业需要的人手大幅度减少,农业因为工具改进也容纳不下更多人。如果有地的,那还能吃上口饭,但是百姓没有钱,生产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了销路。”
“传统的土地与宗族观念也会被改变,人们不再指望土地吃饭,会流向城市和制造业工厂,宗族互助和乡绅治理直接原地崩溃。原本这套体系有着很复杂的关系,情况坏点也能勉力维持,但是制造业工厂和雇佣的人关系可就纯粹的多了,治理难度原地拔高。”
“传统儒家思想也会被改变,对于制造业资本而言,追逐利润才是正事,大量人富起来之后,逐利之风会刮遍全社会。男耕女织的模式被破坏,也会导致男女家庭伦理出现动荡。”
“而在朝堂上,士、农工、商体系里的‘重农抑商’和‘轻徭薄赋’的管理方法失灵,朝堂如果不能快速解决制造业发展带来的城镇治理、佣资纠纷、经济危机、垄断经营等一系列问题,很容易就会在繁荣中迷失自我。”
“甚至情况再严重一点,朝堂对于这些问题一无所知,甚至被资本侵蚀的话,那么分分钟大唐就陷入混乱,崩溃倒不至于直接崩溃,问题还没严重到那个地步。”
“嗯。”李世民点点头。
陆离说的这些,他虽然没有完全思考明白,但是也大致隐隐有那种感觉。
然后现在听明白了,就感觉更他妈棘手了。
他看到的是大唐刮起不正之风、传统思想被动摇、社会风气出现转变,社会的繁荣和财富的快速增加,让官员轻易的就被动摇……然后一系列问题蜂拥而至。
因为‘利益’而发生的事情,他见过太多了,甚至他自己就是亲身经历者,手足之情在足够的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资本化商业的利益,恰好就很充足,而且更加隐蔽。
万亩、十万亩良田影响到的地方不小,但是一个工厂内影响到人可不多。
陆离说到:“其实在发展的初期,因为发展不均衡的缘故,是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的,只要朝廷舍得下重拳维持秩序,这段混乱很快就会被相对均衡的发展所解决掉大部分。”
PS:修改后五千字,给读者大大们当做补偿。 《日不落天唐》-作者:荆棘无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