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小说>历史小说>日不落天唐>第一百章 陆离在做的事情
  李世民心中的气愤来的快去的也快,朝着空气比划了一几下,发泄心中的愤怒之后,一坐下来脸色就重新恢复了宁静祥和。

  陆离看着他的脸色变化,寻思只能说政治生物是这样的。

  李世民坐下来,喝了两口寡然无味的白开水后满脸嫌弃。

  陆离欲言又止,最后小声哔哔说道:“殿下,这是我的杯子。”

  “都是大男人,斤斤计较这些干什么?”李世民无语的说到。

  就是因为都是大男人,所以我才害怕啊……陆离没有吭声。

  李世民倒是通过他的反应,大概琢磨出来了一些什么——陆离可能讨厌这类行为?

  应该是后世道德风俗不一样吧?

  他道:“明日我出去狩猎,你要一起出去吗?说着让我多运动对于身体好,你自己除了床上运动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别的运动了。”

  陆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不会骑马,现在大唐的马车,我坐着都感觉屁股要被碎了,让我骑马,那不是要我命吗?平白无故给我来一个舟车劳顿,还运动什么?”

  “学呗,骑马又不难……”李世民说着,问道:“对了,后世骑马方式有何改进吗?能不能让人更舒适一些?”

  骑马坐车,舟车劳顿这个确实是免不了的,即使骑术再精湛的骑士,一口气骑个千里路,也会是累得半死,对于马来说是一个考验,对于人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没有,还是马蹄铁和马鞍那套。嗯……现在唐朝的马蹄铁不会是单边的吧?”陆离好像想起了什么。

  马蹄铁并不是一个很近代的发明,汉末的时候就出现了,到了唐朝的时候可以确定就已经有马蹄铁了,不过到底是什么一个情况,他就不清楚了,因为一开始的马蹄铁很是简陋,只知道给马穿鞋而已。

  “嗯。”李世民微微点头,“这里面可能还有什么别的问题,你到时候跟格物院的工匠看看具体怎么改进吧,马蹄损耗太高了,一匹马高强度使用的话用不了几年蹄子就磨没了,实在是太伤马了。”

  “嗯。”陆离随意的点点头。

  现在大堂的马蹄铁样式具体是什么一个情况他不太清楚,但是后世马蹄铁的样式他还是很清楚的,毕竟在互联网上,修蹄子是一个很热门的题材,他也经常看见过修马蹄、驴蹄、牛蹄……对于马蹄铁的样式也就有所了解。

  李世民说:“既然你明日不跟我出去狩猎,那你就带孩子吧,明日丽质给你带一天。”

  “……”陆离咂咂嘴,没有吭声说什么。

  李世民又接着说道:“远唐草原,后面是有什么好处吗?”

  “一个是适合种农作物,是一个大粮仓。”陆离说到:“跟辽东黑土肥沃,天然自带充足的肥料是一样的。我之前提交的绿肥沤肥法,殿下你应该也看过吧?南方的地基本全年无休,而那些气候寒冷的黑土地冰封半年,相当于自带沤肥,今年累月下来,堪称黄金土。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有矿藏,不过现在大唐根本没有能力去开发,环境恶劣,起码五十年后才有机会。”

  “辽东黑土肥沃这事儿我不太清楚,现在听你说倒是勉强懂了。不过辽东那边的荒地不好开垦,杂草从生而且旱涝交替。”李世民直接摇头,他知道的事情挺多的,但是他作为一个才26岁的人,终究还是有着一些知识盲区。

  随后他又追问道:“对了,有什么好开垦荒地的办法吗?”

  “就现在大唐的情况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办法,开垦确实是一个难题。”

  陆离摸着下巴,说道:“说起来大唐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很多好东西都需要大量劳力去开发才行,比方说开垦这个事情,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需要大量人手去开垦土地,不然太浪费了,要是大唐现在有个一亿人口,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李世民听得直摇头,“现在大唐要是有个一万万人口,大唐直接原地爆炸的可能性更大。人口多是好事,但是这么多人也都是要吃饭的,按照大唐现有的生产力和土地来说,一亿人口,都不用天灾,大唐撑不到明年春天就要发生人祸了。”

  干活闲人少,吃饭嫌人多……陆离说到:“我只是做一个假设而已,而且大唐一亿人口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这些人也不是生下来就立刻长大18岁,肯定需要有足够的粮食让他们吃饱饭,他们才能长大。”

  “假设那就没事了。”李世民问:“不过买奴隶来干活好像也不是不行?只要你再加把劲儿,让大唐变得富有起来,就可以去买别的地方的奴隶过来给大唐干活了。”

  “奴隶买卖是不错,但是奴隶多了迟早要出事啊,这些奴隶除非绝育或者成体系的去灭绝种族,不然肯定会融入大唐的。”

  陆离摇头:“发情留种这种东西是无法避免的,到时候那些奴隶后代遭受歧视,肯定得要搞事情。”

  “我感觉你有点因噎废食了。”李世民说到:“大唐的人口生育速度就那样,没有足够的人口,很多事情都磕磕绊绊的,五胡南下,不也融入中原了吗?”

  陆离依旧摇头:“如果你说大唐现在有1亿人口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同意这个计策,因为人口多且思想统一,本身就是一个数值怪,可以直接把那些外来人口全都给融了。数值的意思就是相当于有百万大军嘛,去打别的几千兵马,在数量上彻底压倒别人。”

  “但是现在大唐的人口算不上一个很强的数值怪,五胡南下中期几十年的种族混乱殿下你又不是不知道,这种混乱,对于大唐来说完全是得不偿失。所以我觉得先努力消化倭国那边差不多就可以了,一口吃不成胖子啊。”

  可以直接参考现代去外国的人,人种基因离开了同人种的大环境之后,一旦融入通婚外国土著,三四代人就会把人种基因给抹去了。黑人那么深色显眼的皮肤基因,通婚几代都可以变白,更何况大唐的人种基因。

  但是前提是得要能消融,大唐一口气接入那么多外来人口,很明显是没办法快速消融掉的,而且没把他们的产地与民族给抹去的话,很容易就会让他们产生别样的心思。

  李世民寻思了一下,皱起了眉头:“好吧。”

  陆离的话他并不是很赞同,不过陆离并不是那种基于个人情绪去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参考着大唐的情况做选择,这个情况下陆离的话还是很有参考性的。

  不过预防万一,他还是追问了一下陆离对于外族人的态度,问道:“你对于外族人的看法如何?放心,你提出那些计策,我肯定是还要深思熟虑才去实行的,不是说你的回答让我不喜,我后面就通盘否定你的相关提议。”

  陆离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代表着他个人的偏见与否,但是治国,一定程度上是要放下这些偏见的。

  “我对于外族人的看法……”陆离摇头,“其实我的偏见也没那么大,草原人也好南方蛮夷也罢,大唐周围的国家都是可以直接融入大唐的。地球很大的,大唐不可能全部都吃完,也就辽东野猪皮和倭国那边我会带点偏见,但是涉及的人口也并不算多,殿下你要是不舍得的话,我自己自费去搞他们。”

  非洲离大唐太远了,大唐本土根本用不到这种农具,那怕有少量黑人的混入,对于大唐来说也无伤大雅,哪天心情不好了,想要处理,也就轻飘飘一句话的事情,他们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能掀起多大波澜。

  李世民问道:“细说一下偏见从何来。”

  “大概就是五胡南下时期的两脚羊重演。”

  陆离说到:“几十万人的种族,如果想要统御一个上亿人口的国家,而且他们又不融入,你觉得他们的治国政策最主要的是什么?无外乎就是血腥镇压,而且因为他们是以少御多,特别害怕掀起民浪,所以他们就必须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削弱这个国家的原住民的反抗意志,包括但不限于愚民统治与文字狱等思想上的压制。”

  陆离伸出自己的脚,指了指道:“至于身体上的压制,比方说现在的绑腿,现在绑腿是更方便劳作,减缓疲惫。但是我听闻那个时期,把女人脚板绑断挤压,是为了女人脚板畸形骨折就走跑不了多远了,那么一个家庭就没办法拖家带口的长途奔波,这个方法还是优化过的,一开始是直接砍脚,防止女人逃跑用来生育人口,不过死亡率太高进而弃用,改换绑断脚板。当然,这仅仅只是我听闻,因为相关资料信息被全部篡改过,没有什么可信度,只能确定断脚式缠足确实是那个时期流行起来的。”

  绑腿这个手艺从商朝就有了,一直到近代都还有这个手艺流传,毕竟靠双脚长途奔波的话,绑腿是真的挺好的。

  至于女子缠足,清朝前后的缠足完全是两回事。宋朝兴起的缠足,是为了让脚小巧一些,腿更笔直美观,骨折式缠足几乎没有,然后在明末、清朝时期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世民听到绑断脚板,微微皱眉,毕竟人为骨折这种统治政策有点那啥了,但是以少御多,血腥镇压,再加上不融入……

  “多的我就不说了,殿下你自己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怎么做就知道了。”

  陆离没有再说下去,只是补充说:“而且刚好那个时间节点,又是全球都在忙着工业化的时间点上,他们为了压制国内,彻底闭关锁国放着最高最新的西方技术充耳未闻,最后导致中华九州出现了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李世民心中顿时了然,陆离个人偏见那么大的因素找到了,只要不是心向那辽东野猪皮,没有点偏见那才怪了。

  “至于倭国,我之前说的话他们可是真这样做了,这个也不用多说了吧?”

  “嗯。”李世民点点头。

  那什么辽东野猪皮和倭国的人,整就整了,大唐发展也需要燃料,闭着眼睛都要做出选择的情况下,顺手的事情而已。

  随后思考了一下,他打量着陆离,说到:“你带的那帮学生什么时候能出师?”

  “不知道。”

  陆离摇头,“光是要写教材我都写不过来,还要忙手上的事情,做不过来。他们具体能什么时候出师,看他们自己的领悟、天分、实践能力。算术界上有一个天才,几岁的时候就自己整出了后世百年后同岁人需要学习的知识,后世人是按阶段学习,人家是直接自己趟出一条路来。大唐工业化初期的问题并不深入,也未必需要这种人才横空出世,他们实践能力强些,对我的助力就很大了。”

  “在这一阶段里面,敢有想法和去做就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很多问题其实并不是很难的,并不需要背后的一整套理论支撑,跨过前面的一些错误,纯靠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也能成功。”

  初级工业化,需要的是什么很高深很成体系的知识吗?不需要,改进珍妮纺织机的织工,是什么学识很厉害的人吗?完全就是灵机一动、异想天开加上巧合的实践又成功了。

  活字印刷术的改进,也是看到了问题,然后才想着去解决问题的,在这个阶段里面,实践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

  可以说在科学发展史上,就是不断的错误累积。绝大部分都是提出理论和想法,然后去实践一路出错,最后才找到一个成功答案。

  “实践……”李世民思索着说:“其实也未必需要从少年教起?成人思维虽然定型,但他们总是要更清楚自己要干什么的。”

  陆离一听到他这话,更摇头了,“成年人想的太多了,在这方面会给他们自己制造阻碍的……对了,骊山冶炼炉那边有什么进展吗?他们铁匠是对这行最熟悉的人了。”

  在炼铁这方面上,陆离搞定了焦煤、搞定了稳定风箱、搞定了温室预热。

  但是土高炉那套冶炼方法还是太慢了,能更丝滑出料和入料的炉子问题上,他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而是把这个问题丢给了那些铁匠。

  “冶炼炉那边没有什么进展。”李世民摇头,说到:“他们要忙着冶炼,抽空在这方面上的精力并不多。”

  “嗯,果然还是得要脱产,专门的人干专门的事,不过如果在这个环境下能想到解决办法的话,倒是人才,值得培养,可以送过来我这边。”

  “好。”

  李世民点点头,随后道:“与我出去逛逛吧,路上聊。”

  “能不出去吗?”

  “运动运动。”

  李世民带着满脸不情愿的陆离出了门,不过并未着急出发,而是先叫人牵来了一匹走马。

  “靠双脚走路的话太慢了,还是得骑马。这是你姐出门骑乘的红枣,性格温顺近人,也不用太担心颠簸。”

  “我一个大男人,骑着这马会被嘲笑的吧?”陆离满脸不情愿。

  走马,又叫迎春马,给古代女眷踏春骑乘的一种马,跑起来确实没有正常马那样颠簸,但是这种马也被视作女人才骑的。

  他堂堂七尺男儿……骑这样的马上街,被嘲笑那也是理所应当。

  “那你骑我这匹?”李世民牵着自己的高大白马,踩着马鞍一脚跨上马背。

  “算了算了。”陆离费力滑稽的爬上马背。

  “御马的话,让马走快点就是……”李世民教着陆离怎么骑马。

  红枣确实温顺近人,性情无比稳定,陆离坐在它背上,没有遇到任何的失控状况。

  两人身后,是几个乔装跟随的侍卫。

  一行人去到了西市那边的一个铁作坊前,里面乒乓敲的声响源源不断,陆离下意识的就在心里80、80、80……

  不过他好像明白为什么李世民要带自己出来了,就是带自己出来看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这个作坊用的就是骊山那边冶炼出来的铁锭。”李世民说到:“相比于别的铁锭或者自己冶炼的铁锭,骊山铁锭价格比他们都要更低。当然,制作出来的铁具价格是没怎么变化的,在没有流水线式大量生产成品铁具之前,铁匠的人手依然不够用,购买铁具的人要超过制作敲打出来的铁具,所以价格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作坊挣得更盆满钵满了。”

  “但是昂贵的铁器,并不是我想要的,铁器是好东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它,那它就不应该那么贵,不然这只会阻碍到大唐的发展。”

  陆离没有吭声说什么。

  李世民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带着他又走去了另一个店铺,这个铺子卖的是蜂窝煤。

  相比于铁作坊,蜂窝煤的店铺门口很冷清,因为里面的煤卖完了。

  “煤炭是不经烧的。”李世民叹了一口气,“现在天气炎热,但对于价格低廉的蜂窝煤,百姓都已经争相购买囤积,准备用于过冬了。”

  “推出蜂窝煤不过十多天,就已经有人靠着低买高卖来挣钱了。你说洗煤的污染很大,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扩大了洗煤池,不然到了冬天,煤炭的需求根本没办法满足。每次一到冬天大雪,长安就会死人,而一户人家冬天所需要的煤炭柴火,几百斤都打不住,一车一车的煤炭拉进长安,最后都空着车出去。” 《日不落天唐》-作者:荆棘无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