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小说>历史小说>红楼之扶摇河山>第九百零七章 万马撼雄城
  神京东南二十里处,瓦武镇北向。

  大军云集,杀气腾腾,刀枪林立,战马奋蹄,似乎下一刻,就要潮水般冲锋绞杀。

  二万残蒙精骑已蛰伏多日,宛如张弓欲射的利箭,终于到了蓄势待发的最后关口。

  蛮海听了斥候回报,目光微微闪烁,问道:“这几日城中是否一直没有兵马增调?”

  那斥候说道:“并无增调一兵一卒,目前守护工坊兵力,步卒骑兵共计八百余人。

  但城中每日有车马驶出,车上都用帷幔遮蔽,且有军卒随行护卫,每日往来城内与火器工坊。”

  蛮海神情郑重,问道:“你确定领军之人,必是威远伯贾琮?”

  那斥候说道:“小人等出发之前,我们看过贾琮画像,虽和真人有些不同。

  但是那个领军之人,是个少年将军,看着十分年轻,披挂将官明光铠,骑大宛骏马。

  身后跟随将官番旗,兵卒对他十分恭敬,他指挥骑队也有章法,绝对不像是假冒的。

  小人也担心认错人,所以混入城外难民,尽量靠近工坊查看。

  正巧遇上他率骑队游弋,离开工坊的距离稍远,小人凑巧看清他的容貌。

  这人长得很神气,十分周正俊俏,很少见男子长得这般端正,和画像上七八分相像,绝对就是贾琮。”

  蛮海听了大笑,说道:“贾琮曾是大周和议掌记,经常出入蒙古使团驻地。

  他的那副画像,是我们使团画师,暗中秘密绘制,想不到如今真派上用处。

  世人都说贾琮相貌出众,可比汉人中潘安宋玉,使团成员返回也曾经提起。

  男人会长得俊俏,除了他还会有谁,据说他出身卑贱,生母是美貌花魁,他因生来肖母,才生成那个鸟样。

  这人绝对就是贾琮,这下可是错不了的,等本王将他拿下,倒要看看他那个模样,哈哈……”

  身边亲卫见蛮海大声讥讽,也都发出嘲笑之声,只是因军纪严明,不敢过于放肆而已。

  ……

  身边参将说道:“二王子,我们领军潜入瓦武镇,控制了周围五六十里,所有活口都已被灭。

  周人不知道我们大军盘踞所在,在他们眼里神京城郊安全无虞,即便如此还派近千人守卫工坊。

  连威远伯贾琮都亲自戒备,依末将所见,工坊必在营造厉害火器,否则不会这般戒备森严。

  每日往来城内外的车马,都用帷幔遮蔽,多半运送火器营造材料,或将完工火器运回城内。

  二王子,这些营造火器必定要紧,而且多半用于对蒙战事,所以威远伯贾琮才会亲自守护。

  二王子行事谨慎,我们连续三日派出斥候,密切监视火器工坊动静,他们的举动颇有规则。

  末将以为眼下时机成熟,二王子还需早做决断,出击不宜再做延后,以免错失这大好良机。

  如他们将所有完工火器,陆续运回城内,贾琮也会撤回城内,我军筹谋多时反倒一无所获。”

  ……

  蛮海说道:“你说的有理,我军虽带来不少军粮,但是二万大军消耗极快。

  前些日子我们扫平瓦武镇、嘉沣镇、芋山村,得了不少粮食物资,但也无法一劳永逸。

  因要对贾琮和火器工坊下手,为不打草惊蛇,暴露我军的行迹,二万大军已蛰伏数日。

  这几日我们没有兵马运动,每日要坐吃山空,两万骑兵每日消耗粮草,数量十分惊人。

  的确不能再这么干耗下去,要尽快拿下贾琮和火器工坊,我军才能确定后续出击打算。

  不然耗到粮草吃紧,两万大军陷入困顿,此次潜师远击之举,节外生枝,不好收场了。

  传我军令,留下两个千人队,看守瓦武镇囤积的粮草物资,其余一万八千军随我出击!”

  ……

  身边参将说道:“二王子,贾琮麾下不过千人,末将带三个千人队,足以将他围困生擒。

  全军出击是否抬举他,即便他有火器配备,但大部分都是步卒,根本无法抵挡数倍骑兵。”

  蛮海笑道:“贾琮虽是火器大家,但火器不是天罚之雷,或许有些威力,但多半夸大其词。

  就凭他这些人马,能有多大作为,也配我蒙古上万勇士,对他倾巢而出,他还没这个资格!

  贾琮麾下虽不足千人,但是神京乃大周国都,城内少说也有十万兵马,绝对不容我们小觑。

  贾琮是大周要紧人物,若派出数千人来围剿,神京城内必定出兵救援,到时无法一战功成,必定节外生枝。

  神京城北兵马虽多,但大周一向战马紧缺,前些年与蒙古互市,换去的大都是公马。

  我们换出的母马极少,即便流出去部分数量,大多也是做过手脚,很少能正常下崽。

  所以周人骑兵很有限,大部分骑兵已抽调北三关,即便神京乃周人国都,最多有五千骑兵,已经是极限了。

  一旦我只派出三个千人队,他们多半还有一战之力,想要生擒贾琮也就难了。

  但我军一万八千骑尽出,声势嚣然,周人仓促之间,绝无骑兵可匹敌,他们连城门都不敢开。

  否则我军骑兵势大,一旦他们出军无法抵达,被我军冲破城门,两邦之战岂不成了一场笑话。

  所以只要全军尽出,周人畏惧出战,为保神京周全,多半要舍弃贾琮,我们才更能一战告捷!”

  ……

  那参将焕然大悟,说道:“末将见识浅薄,二王子运筹帷幄,果敢勇武,此战必定旗开得胜。

  只要二王子能生擒贾琮,不仅让周人大失脸面,北三关守军大丧士气,蒙古也将有火器之威。

  这可是惊天大功一件,到时大汗必有重赏,土蛮部诸王子之中,二王子声名威望必无人能比。”

  蛮海得意一笑,口上虽说:“大王子能攻破宣府镇,才是南下第一功,恰逢其会,着实让人羡慕。”

  他口中虽说羡慕,言辞之中嚣张跋扈,却没半点羡慕之情,只有桀骜不驯,只有张狂不屑。

  那名副将也是军中老人,深知土蛮部内里诸般破事,他身为蛮海副手,自然深知他的心思。

  笑道:“宣府镇能破,固然用兵得当,但也亏孙家细作,在城中安下内应,不然难以成功。

  二王子此次兵出奇骏,却能拿下贾琮和火器工坊,才是一桩奇功,汉人有句成语,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贾琮乃大周名臣武将,份量自然在宣府镇之上,末将先贺二王子之功。”

  蛮海听了这话,心中十分得意,不禁哈哈大笑,傲然说道:“全军出击,此战得胜,全都重重有赏!”

  ……

  神京城东郊,工部火器工坊。

  工坊南向的荒原上,贾琮带三百精锐骑卫,来回驰骋操练军阵,行动举止细致严谨。

  骑队或策马前冲,或包抄回旋,或驻马射击,或上马回撤,战术动作娴熟,进退整齐划一。

  贾琮是在仓促之间受命,率六千神机营将士出征,所以他和将士整训磨合,其实颇为生疏。

  虽然在出征行军途中,他利用所有的机会,加深与麾下将士磨合,毕竟时间短促效果不足。

  而且他制定的应敌策略,想要能够一战功成,高效指挥两千火枪骑队,乃是致胜重中之重。

  二千骑队要想发挥战力,必须娴熟战术动作,才能在应战的生死关口,做到进退运转自如。

  等到贾琮决定回师应敌,领军潜入释甲土山,与残蒙大队暗中角逐时,反而让他抓住机遇。

  其实每日游弋三百精骑,他们并不是一批人,每日至少经过三次轮换,使释甲土山上两千骑兵都得到整训。

  即便在残蒙斥候窥探下,想要隐蔽做成此事,其实并不算太难,因为释甲土山在工坊以北,更靠近东城墙。

  因残蒙斥候为隐蔽行踪,绝不敢太靠近工坊,自然会遗漏细节,只要贾琮有有心故布疑阵,就能暗度陈仓。

  他每日带领三百精骑卫,来回驰骋整训游弋,骑队偶尔绕到释甲山背后,乃十分寻常之事,旁人不会在意。

  但是每次骑队绕行之时,释甲土山会完美遮蔽视线,残蒙斥候南向窥探,无法发现土山背后发生了些什么。

  贾琮就是利用这种间隙,将三百骑兵不断进行轮换,且每日不少于六次,让二千骑兵都能参加入战演训练。

  虽然他返回不过才三天,但两千骑兵都已得到整训,按照贾琮模拟战事,他们都对应敌战术技巧了然于胸。

  虽其中的娴熟程度,因时间的限制,缺乏沉淀凝练,但极具针对性演练,让二千骑兵获得充分的战前准备。

  贾琮返回火器工坊,时刻静候敌军有所异动,显然瓦屋镇残蒙将领,绝非是泛泛之辈,行事非常谨慎小心。

  贾琮蓄势以待三日,对方都没有轻举妄动,这让贾琮庆幸的同时,同时也对敌方将领,生出更多慎重警惕。

  这种战前胶着心情,显得十分复杂矛盾,既希望对方过于谨慎,不敢仓促出击,让他获得必要的练兵时间。

  但残蒙将领的谨慎精明,又让他感到无形的压力,眼前这一战必定艰难。

  火器工坊到瓦武镇,其中相隔二十里远,地势起伏,千里镜也无法穷极。

  但双方将领在无形之中,早就开始了智勇博弈,差之毫厘而谬以千里,冥冥之中已左右战局……

  …………

  等一轮骑队整训完成,所有骑兵下马歇息,点燃火堆烹烤午食。

  贾琮还在骑兵中走动,大声说道:“所有人战时休整,首要之事检查武器,确定枪械正常,清点弹药余额。

  一旦察觉出现不妥,立刻告知军需官,及时补充更换,养出这等战时习惯,又是会救你们一命。”

  麾下骑兵轰然回应,停下手中的杂事,各自检查枪械,甚至有人试装弹药,确保枪机火门正常。

  贾琮走回火堆旁边,艾丽正炙烤干粮,说道:“玉章,你是不是绷得太紧了,军士每日操劳,毫无喘息之机。”

  贾琮说道:“战训喘息松懈,战时可要丢性命,如今逼他们越紧,战时就能活下来更多。”

  艾丽听了也不说话,脸上生出微笑,随手将烤热的干粮递给贾琮。

  贾琮看着艾丽秀美的侧脸,说道:“说起来真难为你了,让你一个姑娘家随我出征,还要跟我风餐露宿。”

  艾丽笑道:“既这样你更该知道我的好处,你家中有许多姊妹,个个都和你要好,对你更十分牵挂爱护。

  我还知道你外头有红颜,比如金陵鑫春号的曲大姑娘,我教出来的徒弟,可都是送给她安排得用。

  还有那个不知去了哪里的甄姑娘,她便要更厉害一些,差点就做了你媳妇。

  但她们即便再好,也不能像我这样,陪你征战沙场,陪你出生入死,你说我是不是比她们更好?”

  贾琮见艾丽转头看他,巧笑嫣然,即便头戴铁盔,一身戎装,依旧美的让人心动。

  一双波光润泽的美眸,透着醉人的蔚蓝之意,眼神之中兴致盎然,又带着无言的期待。

  贾琮平时与她同帐共寝,亲密无间,言笑无忌,但是听到这个问题,竟仔细思索片刻。

  伸手握着艾丽手掌,微笑说道:“她们有她们好处,但你的好处她们都没有,我可一直记在心里。”

  艾丽灿然一笑,又皱眉嫌弃:“咦,你这人好生狡猾,平日里甜言蜜语,最会胡乱哄人开心。

  但只要说到要紧地方,嘴巴便严实都要命,怎么撬都撬不开的。

  以后少拿好话哄我,省的哪日被你卖了,还傻乎乎帮你数银子。”

  贾琮笑道:“我说的可是真心话,你的好处独一无二,哪个姑娘都比不上,我可从来没有骗你。”

  艾丽听到独一无二这字眼,心中忍不住得意甜蜜,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对。

  忍不住说道:“你这话可不对,以后你不用出征,我岂不是什么好处都没了,那可是不成的。”

  其实艾丽性情爽朗,倒不是真的计较,不过战闲有些无趣,逗着贾琮说话哄她。

  她说了几句闲话,见贾琮没说说话,笑道:“玉章我问你话,怎么也不理人家。”

  突然她觉的有些异样,见贾琮一下站起身子,翘首南望,神情肃然,脸色大变。

  艾丽看着身前火堆,火苗正在诡异跳动,脚下大地发出震颤,恍如巨鼓在震响。

  她一下反应过来,叫道:“玉章,敌袭,有大批骑队冲阵……”

  ……

  贾琮大声喊道:“敌军马队突袭,全军立刻上马,通知土山上后军,立刻整军待战!”

  他一边下达命令,一边和艾丽跳上战马,举起千里镜向东南眺望,视野中并没出现敌军。

  但远方地平线上,看似空无一物,却扬起漫天烟尘,仿佛一条巨大黄龙,狰狞咆哮,席卷而来!

  贾琮大声叫道:“骑阵列队,以工坊和土山作为屏障,枪弹上膛,没有我的军令,不得后退一步!

  蒋小六,带领二十人,一旦两军交战,将工坊中备好五辆大车,立刻驶向土山!”

  此时守营禁军牙将匆匆跑来,说道:“伯爷,有大批马队冲阵,声势十分骇人,怕有五千骑以上。

  神京周边四州,都无这等数量骑兵,更不会是这等杀阵,必定是残蒙精骑来袭,他们从哪里来的?

  伯爷,我们还是尽快入城躲避,只要再晚上稍许,数百军都要化成肉糜!”

  贾琮戾然说道:“我明白的告诉你,来敌是残蒙两万精骑,此刻绝不能打开城门,否则神京危矣!

  唯有死战,方有生路,只要你听我指挥,我便能让你们活下去。

  要是敢阵前畏战,自乱阵脚,不说你们无法入城,即便能逃回城中,忠靖侯定斩不饶,没有第二条退路!

  我知道你们刚领到五十具劲弩,三千支弩箭,全部都给我取来,召集所有弓箭手,在枪阵之后列队。

  听我号令填补枪阵空隙发射,只要能挺过敌军首轮冲阵,我会将他们引向西北,你们便有逃生之机!”

  ……

  就在贾琮下达各项军令,火器工坊附近五百禁军、三百名火枪骑兵飞快扎稳战阵,准备全力迎敌。

  释甲土山上的火器伏兵,枪弹上膛,战马挂鞍,做好所有迎敌准备。

  远方地平线的惊人动静,也惊动神京东城防守,无数守城士兵涌上城头列队,不约而同向南眺望。

  忠靖侯史鼎带一众将领,听到风声感赶到东墙,他眺望远处天际的漫天烟尘,目光变得异常凝重。

  只是过去瞬息时间,烟尘中露出一条黑线,正在飞快变粗,如狂潮般向前蔓延,声势骇人,似要撕裂天地。

  中军参将对史鼎说道:“大帅,敌军来势凶猛,看着气势怕不少于万骑。

  威远伯还领军驻守工坊,还有五百名守坊禁军,须马上让他们即刻入城。

  要是再拖延片刻,他们都要死于残蒙铁蹄之下,请大帅下令开城门接应。”

  史鼎脸色异常郑重,说道:“我和威远伯已有约定,此刻绝不能打开城门。

  他们必须迎敌对战,将挑选的五军营中军精兵,调集鸿德门和正阳门等候,随时出击!”

  中军参将说道:“大帅,原来你挑选的那些精兵,要在这关口使用,不知何时可出击?”

  史鼎说道:“要看城下战事进展,只管等我军令便是!”

  ……

  他望着城下火器工坊前,贾琮带领三百火枪骑兵,五百名守坊禁军,已在飞快布阵待敌。

  八百人的兵阵之前,以禁军大盾作为屏障,之后便是三百火枪列阵,再后便是禁军弩阵。

  史鼎神情颇有忧色,即便加上释甲土山上,那一千七百名火枪骑兵,贾琮不到三千兵力。

  是否真可以抵挡过万精骑,即便真的可以抵挡一时,双方拉锯抗衡,绝对无法持续太久。

  火枪阵威力虽十分不俗,但双方的兵力太悬殊,是否能如事先筹谋,史鼎心中也无定数。

  贾琮虽具知兵善谋之能,但是未免太胆大包天,只要算计稍有差错,旦夕便死在乱军中。

  到时怎向自己姑母交待,贾家两府要没了贾琮,只怕顷刻大厦倾倒,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史鼎心神异常凝重,握紧刀柄的右手沁出冷汗…… 《红楼之扶摇河山》-作者:沧海不笑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