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
陆离拍了拍手,心想着颉利可汗还是来了。
因为李渊霸占着太极宫的缘故,新宫殿又还没做起来,所以李世民还得住着儿子的东宫先。
依然显德殿,陆离属于是进去的比较迟的人了,毕竟格物院在长安城外,他又是坐马车的,别的大臣要么距离近,要么直接骑马过来。
“泾州?那边敬德是能抵挡得住的……”
“会不会有偏师,多路齐发?”
“放进来吧,关门打狗。”
“放进来?这话你也说得出口?那边境和他们途径的百姓人家怎么办?”
“不抓住这个机会重伤草原,下次得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这种机会?两年、五年还是十年?这期间又有多少大唐百姓会受到伤害,你怎么不说?现在的损失都是为了以后大唐能更安稳。你要有本事,今年先御敌门外,我明年让圣人给你十万兵马,你去平了草原?”
“……”
陆离在后面找了个位置坐下,听着前面的人争论,听了一会儿之后大概明白现在的处境——颉利可汗知道他们大唐刚经历兵变的动荡,李世民弑兄囚父登基位置可能会坐不稳,就趁机集结大军南下。
李世民提前安插了一些棋子,得知颉利可汗已集结好了大军,由于情报传递回来需要时间,现在不出意外的话,颉利可汗可能正在攻打大唐边境的某一城池,就算没有正在攻打也是快要动手交锋上了。
而尉迟敬德几位武将在李世民登基提拔后,就立刻被派去边境重镇去了,加上有提前部署兵力,暂时抵挡一下突厥大军的进攻应该没什么问题。
现在他们吵的主要是作战计划如何进行——直接御敌境外吗?还是稍微退缩,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现在他们的主动权很大,完全可以制定多种策略来选择性进行。
除了那个可以吓人惊马的火药大炮之外,还因为李世民在刚发动玄武门之变后,还是秦王的时候就特意腾出手去布置这一事情了,怕的就是颉利可汗知道他们内部有些混乱突然挥兵南下。
现在颉利可汗真就敢南下了,可是具体要怎么做,这些人围着军事舆图陷入了争吵。
有人想毕功于一役,因为李世民提前布置的缘故,他们是有着很大的优势的,世界上哪有那么多仗是给你完全准备好了才发动的?而且是别人想出其不意,但是你却早有预料的这种情况,这种占尽优势的情况实在是太难得了。
几万十几万的大军,只要大唐舍得付出一些代价,完全可以生啃下来。就算不能一口气啃个干净,草原突厥实力被大唐这么一下重拳出击,估摸着也是元气大伤,接下来几年、十几年里恐怕大唐和草原都不会再有大型战争发动了。
而有人想大举兵戈,自然也有人反对:开什么玩笑玩笑?几万十几万草原骑兵放进来大唐,即使能生啃下来,那大唐付出的代价也绝不是不值一提的。生啃下大部分突厥骑兵,但是只要有三两万溃兵在大唐境内游荡,那损失绝对是万人以上,这还不包括大唐会损失的财产呢。
还有人在那里判断突厥人的进攻路线和兵力分布如何……
陆离听着这两个主要的争吵方向,没有说什么,只是沉默的听着。
李世民注意到了陆离进来,但是见他一直沉默着,也就没有点他,继续听着他们的争吵,心中盘算着这仗该如何打。
两边都说的很有道理,都有着极大的优势和劣势。
因为大唐的兵锋还不能保证全吃的缘故,所以把颉利可汗他们留下来大唐绝对会大出血的,但是就像那些大臣所说,这是一笔绝对不亏的买卖,大唐损失惨重,但突厥可就直接被打断脊骨啊!
你只是吐出了一口血,但别人可是直接瘫了。
加上李世民知道后面大唐会有高速的发展,他更清楚心知道只要这次突厥大出血,那突厥这辈子就都玩完了。毕竟大唐高速发展,而突厥止步不前,完善了火枪之后,这些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还是老老实实的载歌载舞吧。
御敌门外的好处也很多,大唐不用吐血,只是最近几年之内依然要花费心思去提防草原部落。
草原部落并不是一条心的,他们各自穿各自的裤子,有着自己的利益,哪怕这次没有抓到颉利可汗,那怕这次给一颉利可汗打怕了,也要预防那些小部落突然派兵南下劫掠才行。
就像陆离说的,在原本在历史上,自己面对颉利可汗南下兵临渭水,除了带兵过渭水谈判,展现出极大的勇气之外,还有就是几乎将长安城里面的财宝给挖空了,拿去贿赂那些下面部落的首领。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颉利可汉发现下面的人拿了大唐好处之后,没有什么心思继续打下去,所以才会接受谈和的。毕竟他这个可汗只是名义上的首领,并不是大唐那种可以高度集权的皇帝,下面的小部落出工不出力,无心打仗的话,他对此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那些小部落得了好处,肯定不想死人了,他们部落本来就不强,要是被打残了,那回头可能就连部落都没了……在草原上,孱弱的部落很有可能会被实力强大的部落强行吞并。
下面的人各自有理,这样他们争吵是没有结果的,最后他们把目光看向了李世民。
他们的意见已经说完了,李世民做最终决定的人。
李世民看了看陆离那边的位置,沉吟半响之后,说到:“御敌门外吧,尽可能的减少我大唐百姓们会受到的伤害。”
他这话一出口,立刻有人说道:
“圣人英明。”
“圣人怀爱百姓,实乃天下大幸。”
“……”
那帮御敌门外主见的人立刻附和着一锤定音。
那帮想着毕功于一役的人则叹了口气,感觉错过了这大好的机会。
“圣人,你糊涂啊,如此大好机会一旦错过,下次就难寻了。”
李世民看向这些人说道:“草原之事,不在于他们有无十万控弦之士对于大唐的威胁,最重要的是我大唐如何,假若我大唐上下一心,繁荣强盛,他们定然不敢发动兵争。商讨一下如何布置兵马粮草吧,那颉利可汗还集结十几万大军,不会甘心于空手而归的,定然是一场持久的对峙。”
他这话说出口之后,刚才那帮商讨如何布置作战的大臣立刻开口:“臣认为突厥进攻的路线极有可能是从泾州那边进攻,会试图兵贵神速,出奇制胜的长驱直入……”
走西北泾州路线南下,是突厥人的传统路线了,毕竟这条路太适合骑兵一路挥师南下了,一直以来也是中原王朝预防草原骑兵的重要路线。
李世民已经开口定性这次的作战计划,争吵是攻还是守没有了意义,这些大臣们只能围绕着如何防守进行讨论。
而李世民一直都在看着陆离,他说出决定的那一刻,却发现陆离眼神没有丝毫波澜,跟走神了似的,完全听不见周围的声音一样。
商讨完了如何进行防守之后,李世民又留下了长孙无忌他们这些心腹,还有陆离也留了下来,但是却没有直接进入小会商讨,而是被人带到了偏殿之中等待。
长孙无垢过来,见了陆离,问:“圣人他们的计划如何?”
“将突厥骑兵御之门外。”陆离说到:“主要调动兵马往泾州路与幽州路去防御。”
现在的幽州并不是辽东那边的那个幽州,而是相比于西北泾州路,更加直接北面的延州路。
那些臣子们可不知道渭水之盟一事,但是却精准的猜中了颉利可汗这次的行军路线。
因为大规模骑兵从草原挥兵南下,能快速打通的路线无非就那么几个,都是可以预见他们的主攻方向的。从这两路薄弱处南下直取长安,相比于别的路线无疑是最快的了,既符合骑兵高速推进的需求又能快速打大唐一个出奇不意,直接威胁长安这个政治中心。
长孙无垢微微点头,跟他说到:“防御吗?我还以为二郎他们会想办法把颉利可汗留下,不过将那草原骑兵拦在大唐国门之外对于百姓来说也是好事,对了,你是怎么看的?”
“我感觉都可以,任意二选一大唐都亏不到哪里去。”
长孙无垢听到他这话,立即点出了这两个选择之外的好处:“可是若能一战搓败颉利可汗,无疑是一场更大的胜利,二郎的威望也会更上一层楼。”
陆离点点头,“是啊,草原十万控弦之士在圣人登基之后南下,被圣人一战搓败打断脊骨,无疑能更好的洗刷眼下圣人身上的污点。”
一场大胜带给李世民的威望,这是独立与大唐发展之外的收获,能以一种极快的速度让人们对于玄武门的争论转变到这场大胜之上,然后只需要略微出手稍稍引导,李世民登基就是众望所归了——刚上位就把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给打趴下了,而且是打瘫的那种,那么,我不登基谁登基?
不过陆离又补充说道:“不过选择御敌门外,只要后面突厥别掀起太大的风浪,那么这也会给圣人留下一个千古美名。”
身为一个皇帝,在武功方面到底是秦始皇扫六合强点还是汉武帝北击匈奴强点,这个在后世可能尚有些争议,因为这两者都是很重要的事情,然后两者又同时背负暴君之名……
但是在皇帝文治方面,汉文帝是无可争议的唯一T0,也就是在武功方面他吃了点亏而已。
这是汉文帝怀柔爱民带来的,只要你爱民而且做出了一些成绩,让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些,那么一个皇帝在文治方面的评价就不会太低。
“千古美名吗?”
长孙无垢听到他这话笑一笑,但是并没有多说什么。
二郎怎么想的,陆离怎么看的,其实并不是太重要,这件事情都已经做出决断了结果也有了,人怎么想就是个人的事情了。
但是她不相信陆离会对于二郎做出这个决断无动于衷。
陆离早上来的东宫,到了下午李世民才去偏殿找他,而此时陆离和长孙无垢已经聊了很久了,都吃过午饭了。
见到他,长孙无垢就立即询问道:“二郎,用过膳了吗?”
“没有,没心思吃。”李世民直接坐了下来,问陆离:“之前你在殿上一言不发,是有什么想法吗?”
“没有。”陆离摇头,“诸位大臣们商讨的已经很完善,各有利弊的取舍之事而已,并不是很让人为难的一件事情。”
“他们商讨放突厥大军进来你就真觉得合理?”李世民有些诧异。
大殿上两帮人吵的那么凶,执行关门打狗这个计策,大唐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百姓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那可是说的清清楚楚了。
“合理。”陆离点点头,“因为事实确实如此,这个机会十分难得,此战过后,不出意外就可以直接开始接手草原,对于大唐而言利益极大。而有一句话叫做: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你还挺务实的?”李世民说:“我以为你会对此持反对呢。”
毕竟之前陆离表现出来的那性子,看上去大概率是不会同意这种计策的样子,结果很令人意外的是,他就这样直接坦然的接受了,甚至没有多说半句话。
“都说了是利益取舍罢了,选哪个都有好处,谈不上纠结,这个我刚与皇后……啊不,姐她说过了,要是没事的话我就回格物院了?”
“还是有事儿的。”李世民不再询问私人意见的事情了,而是转口问道:“将突厥骑兵御敌在国门之外,那么接手草原的事情,你觉得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吗?这一次不能直接大胜草原,那原先制定的方法就没办法实施那么快了,转变计策开始边境贸易?”
“可以。”陆离点点头,“这个方法没什么问题。” 《日不落天唐》-作者:荆棘无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