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小说>历史小说>日不落天唐>第一百一十四章 宏大叙事
  育秧结束的占城稻稻苗被整齐的插入了水田之中,陆离原本的想法其实是直接抛秧就完事了,反正这个时代的产量局限性下也不差那小几十斤的产量。

  不过想到这是占城稻在大唐第一次进行种植,而且还是在长安这种政治重地,这种的可不是简单的水稻,最重要的是给大唐朝廷的中枢官员们看到占城稻的效果……那就只能选择用插秧来控制间距,精耕细作努力提高产量了。

  而进入八月之后,长安城也开始在忙活另外一件事情——李世民要登基了。

  这种事情当然不可能仓促的在登基大典前一两天才进行安排,肯定是早早做好准备。

  陆离对此不是很在意,这事还轮不到他来操心,但是李世民却认为他应该需要操心。

  他来到陆离家里,跟陆离琢磨着说:“你说在我登基的那天晚上在长安城放烟花怎么样?”

  烟花这玩意儿,其实还是挺好玩的,孙思邈叫来的化学人才不止格物院里面研究防绒涂层的那几个,还有一部分被分去了火药枪支的研究那边。

  然后他们就琢磨着发现了在火药之中加入一些别的东西,就可以让爆炸的火药颜色变得绚烂起来……

  “殿下,我对这个不熟,皇帝登基的那天晚上能不能放烟花,这我真不清楚。”

  陆离摊手,“而且你到时候都当皇帝了,你想放烟花就放烟花呗,谁还能拦得住你不成?至于如果魏征说浪费民脂民膏,你就说钱都是你自己出的,又不是让民夫无常出力,你花钱雇佣百姓,让百姓得到报酬,百姓得到了钱就会买东西,钱就流动了起来,大家都有了钱,这是推动经济循环发展的好事啊。”

  “推动经济循环发展?对,确实是这个道理。”李世民点点头,随后又遗憾的说道:“算了,颉利可汗那边还没有动静,要是让突厥那边知道大唐有火药,到时候火药可能就没那么好用了。”

  虽然想着在登基那天晚上玩点花的,但是李世民还是更加看重国家大事。

  把火药这事儿给憋好了,颉利可汗到时候敢南下定让他有来无回,要是运气好的话都不用等后面过两年草原部落内斗了,直接当场逮住颉利可汗,能早早处理好草原上的事情。

  一想到草原部落,李世民就收敛了那种玩乐的心态,转而将重心放到了国家大事上,问陆离:“把草原解决之后,后面几年大唐附近应该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吧?”

  迫在眉睫的是草原问题,毕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月突厥人就会南下,实在是太火烧眉毛了。

  可是后面几年会出现的问题也一样需要重视,毕竟如果控制的好的话,几年后的那些问题,都是可以兵不血刃的直接解决的。

  李世民很不想打仗,因为他知道打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在太牵扯精力了,会耗费诸多人力财力物力,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不会安生。

  而大唐发展的每一年时间都是无比珍贵的,除非打仗更有利可图。

  陆离听到他这话稍微思索了一下,随后摇头:“短期之内没有吧?我记得贞观年的大型军事行动就处理东西突厥和薛陀延以及高句丽这四个,西域那边没什么大问题,吐蕃刚吃到降水线北移的红利,也是刚开始起步,没这个实力和精力来骚扰大唐。”

  “没有就好……”李世民微微点头,随后又问:“你对于吐蕃、西域和高句丽怎么看?”

  听到他这话,陆离有些惊讶:“嗯?殿下,你们这就把目光打到了大唐境外去了?”

  草原肯定是要处理的,而且是第1个要处理的,但是不出意外也就三年时间而已。

  而吐蕃、西域、高句丽这三个地方,是大唐除了草原之外为数不多还有威胁的地方。

  至于西南那边,相比于这三个地方,实在是不足为虑,那片地方大唐难搞但实际上他们本地人也头皮发麻,没有经过大开发的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很难发展壮大起来。

  所以西南那片地方动荡归动荡,但是一般情况下都对中原王朝造不成什么大的影响,可是中原王朝真心想弄西南那片地方的话,是一定能弄得了的,有没有精力照顾的过来的事情而已,毕竟派兵打下来是一回事,后面治理又是一另回事。

  “你可能想岔了。”李世民摇头,“我更关心的是大唐的发展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又会对大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那你们商量的结果如何?”陆离好奇的问道。

  “大唐的生产力如果上去了,那么就可以轻易用大唐的生产力掠夺他们的财富,但是这种慢性死亡肯定不会缺少看得出来的有识之士,就看他们敢不敢添乱了。不过这里面其实我们还讨论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除了人和金银财宝之外,他们能给予大唐什么?要知道在没有有效运输条件的情况下,大唐很难从他们那里镊取到什么利益。”

  大唐发展起来之后变得富有了,接下来会怎么办?在李世民他们商议当中,最主要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利益这个问题上,毕竟大唐兵锋即使没有火药,也照样能独步天下,根本不担心会输。

  而财富的根本,在于财富的所能代表的东西,金银珠宝不能吃,但是只要金银珠宝能换来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那这就是“财富”。

  可是大唐生产力的极大程度提高,这对于大唐来说是好事,对于周围的那些国家来说也是好事,问题是大唐带领周围那些国家一起富裕大唐能获取到什么?

  获取到的东西真的有那么多吗?

  如果不能的话,他们情愿直接大手一挥把他们全灭了得了,不然把他们养肥了,后面反而难以处理。

  “唔……”

  陆离听到了的话,就明白他们是真的思考了,只不过似乎并没有太过深入的去思考这背后的问题,可能是也思考出来了但是不确定?

  毕竟从来没有一个国家那么富过,实在是没有任何先例可循,这种富有不是简单的在金银珠宝层面上的财富,而是一种全方位的提升,不缺钱不缺粮,不缺兵器不缺民生用品。

  “殿下你们这个想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知道以前春秋战国时期有没有过类似的案例?就是挟持周围国家的粮食生产,通过本国的大量粮食低价倾销,拉高非粮食一类的必需品的价格,让他们国家的生产倾斜向非必需品,然后只要稍微一断粮,周围国家立马就陷入了无良可持的恐慌之中,就会容易被击溃。”

  李世民听到他这话,立马说到:“管仲服帛降粱鲁?买鹿制楚?购械降代国?可是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唐其实对于他们的东西需求并没有那么高,很多东西大唐都是本身就有的,不需要大费周章的从外面运回来,所以我们最看重的问题是能从他们那里获取到什么大唐才不会亏。”

  周围那几个地方,李世民他们多少都是沾点看不上的,如果在国土安全有保证的情况下,他们并不是很想理会那些偏远之地。

  “大唐在此之中能获取到什么这个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陆离点点头,“但是除了人和金银财宝之外,其实还是有东西的,地方特产就不说了,那个是肯定的,除此之外还有种植业和矿产业,那边地方贫苦,雇佣他们的人所需要用的报酬肯定比大唐要更少。直接在成本上生啃一截下来,只要把东西运回来的运费没有那么高,那么大唐就是纯赚的……”

  第一代日不落帝国西班牙也曾经像带英那样拥有广袤的土地,但是他们只能镊取那些土地上的黄金白银,然后又用那些生产出来的黄金白银购买大明所生产出来的商品。

  把掠夺到的财富换成正儿八经的商品,这件事情才有的赚,要是没有大明这个商品发货地,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国早就解体了,毕竟一直亏钱的事情谁干啊?

  “对了,等等……”李世民突然打断了他的话,“按你所说,若大唐钱财泛滥,物价必然飞涨。这与前隋末年滥发恶钱,以致斗米千钱的情形虽有不同,但其理好像也有相通?”

  “若大唐百姓因钱多而工价高昂,致使布帛、米粮之价随之水涨船高,那我大唐所产之物,与境外蛮夷所产相比,岂还有优势?这经济战,打着打着,岂不是先坑害了自己?”

  春秋战国时期又不是没打过经济战,虽然不至于像他们展望的那帮富到迷茫,可是有一些东西他们也还是能预料到的。

  然后这里面他们就发现了一个惊天大坑——为了追求利润和赚钱,大唐的低价生产是势必要转移出去,因为挣不到钱啊!

  所以大唐需要放弃低价生产?如果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还好,问题是如果涉及命根子了呢?

  经济战打着打着坑到自己头上了,这正常吗?

  “咦?”陆离有些惊讶的说道:“殿下,你们已经无限接近后世一个经济模型了——生产端和消费端的矛盾。”

  “矛盾?你具体说说。”

  “生产出来的东西价格极其低廉,那么就没办法保证利润,没办法保证利润,就没办法给员工发出高额薪水,没有高额薪水就买不到更多好东西。所以生产和消费是相辅相成的,但又很容易左脚踩右脚上天。”

  陆离打个比方说到:“假如大唐一斗米的价格是一文钱,那么种地的农民一年才能挣几文钱?种地的农民挣不到钱,就没有钱消费,这钱总不能是大唐朝廷发给农民的吧?”

  “有道理。”李世民点点头,“所以就需要舍弃一些低价值的生产?完全投向高价值的生产之中?不然没办法满足消费端的需求?”

  “差不多。”陆离说到:“大唐生产力提高,导致大唐百姓生活富裕,进而导致一些低价值的物品在大唐生产是亏本的,所以就需要将这些中低端产业转移到落后地区,以落后地区的低廉人工成本进行生产才行。更具体的表现是工业和农业的剪刀差,用高价值的工业产品去大量买低价值的农业产品,如果农业是在国外的话,其实还好,如果农业是在国内的话……”

  他说到这里微微摇头,没有再说下去了。

  李世民也是秒懂他的意思,如果农业是在大唐国内的话,那么农民就成了被牺牲的一方……

  “所以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目前来看大概率是没有的……生产端和消费端的好处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驳的,或许可以稍微调和一下,但是没办法真正的处理好这个问题。”

  李世民听到这里依旧感觉很怪就是了,然后这时候他也突然明白了之前陆离说到的那个美国首领的操作——农业上不进行更高利润的商业化生产,那么这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

  放在那里给他烂吧,总不能真的就丢在那里烂了吧?而且你不进行商业化农业种植的话,万一别人进行了商业化种植怎么办?

  别人大量售卖低价粮食过来,那些美国百姓大概率是不管你那粮食是哪里生产的,他们只会闭着眼睛买价格更便宜的粮食。

  那美国农业不还是得荒废?种地的农民除了自给自足之外,也没有什么用了,种地种不过别人,钱又赚不到消费不了……

  “这个只能靠大唐朝廷出手进行调和,或者努力无限拔高生产力,让大唐生产出来的东西成本永远比那些地方的价格低……又或者,控制人均资源。”

  陆离摊手说到:“其实到了宏大叙事这一步,我的作用就很小了,毕竟我才20岁,殿下你不能指望我无所不知。有一些事情在我看来肯定是不符合我这种平头老百姓的利益的,甚至在我看来就是糊弄鬼呢,但是在国家层面上来说,这是有利于国家的。我只能跟殿下你说说这方面的事情,但是不要太指望我能拿出解决方法来。”

  “这……”李世民皱起眉头问:“生产端和消费端的矛盾例子,有吗?” 《日不落天唐》-作者:荆棘无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