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小说>历史小说>日不落天唐>第一百零九章 自然哲学
  陆离眼中的钢铁冶炼锻造和长孙无忌他们眼中的钢铁冶炼锻造是不一样的。

  在长孙无忌他们眼中,都知道生铁和熟铁中和能炒出钢,但问题是无法掌控其融合程度,炒出来了还得反复锻打,这样才能锻造出百炼钢来。

  李世民也能理解大舅哥他们的这种想法,因为他之前也是这个想法啊。

  他思索着说到:“大唐发展计划规划的第一期现在正在努力实现,不知道辅机你觉得第二阶段该如何继续发展?1400年前的周朝到前隋朝,中原大地从刀耕火种变成了精耕细作,青铜器变成了更经久耐用的铁器,各种技艺的发展推动着人们生活的改变,现在的生活跟1400年前的古人生活肯定是不一样的。”

  不过他不知道该怎么跟大舅哥具体说工业发展这一回事,因为他们是无法想象爆发式发展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在他们唐朝的1400年前是周朝时期,周朝时期的人可以理解他们现在的时代。但是他们唐朝1400年后的世界,却已经是人间仙境了,堪称各种神话传说。

  工业、科学的发展,更准确的说只有600年时间,六百年前“自然哲学”萌芽、五百年前科学启蒙、四百年前工业开始出现发展、三百年前步入正轨,随后两百年进入爆发式增长,短短100多年时间,就发展到了那现代的200年前的近代人类无法想象的一种高度。

  那还是在人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一个情况的情况下发展的。

  大唐有陆离,萌芽、启蒙、发展阶段是可以直接混在一起进行的,一旦跨过这三个阶段步入正轨,此后科学的发展就会爆发式增长,深入发展的细分领域如同一棵大树新长出来的繁茂枝桠,让大树变得无比繁茂。

  ……

  “陆监正,那生物书写完了?”孙思貌没有等坐下,就迫不及待的开口发问。

  “写得差不多了。”陆离把那一沓写着生物知识的纸递给孙思邈。

  写这种知识书籍,是一个挺麻烦的差事,特别是很容易写着写着,就需要解决所写出来的事情的前置问题。

  你说遗传学就有遗传学?我不信!

  然后抬一个豌豆实验出来,你还得给解释x、y基因遗传论……当然,陆离肯定是往简略了的方向去写,真细细写下来,他可以直接闭关锁门去专心写书了。

  说起来要学的是学这生物学的学生,又不是他陆离,他尽量往简略方向去学的话,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还需要学生自己去动手反复实践来证明。

  当一次次的事实摆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就会一开始去思考这个世界了。

  文艺复兴带动了自然哲学的发展,自然哲学的思考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自然哲学是物理、数学、生物、化学这些科学的根基。

  孙思邈一如既往的慢慢看了起来,前半部分是生命现象和结构还有功能,但是后半部分的遗传论和进化论,就让他忍不住皱起眉头思索了起来。

  这对他而言、对这个时代而言,这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论,遗传论和进化论的结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定论让孙思邈不得不很认真的去思考。

  要不是陆离早前有几把刷子在身上作为信任的基础,他其实挺想把这捧纸直接呼对方脸上的——太谬论了!

  而看到孙思邈捧着自己的稿子搁那沉思,陆离开口问道:“孙道长,你在想什么呢?”

  “想着陆监正你写的遗传和进化这两个理论。”孙思邈抬起头问道:“老道感觉陆监正你这理论太荒缪了些,一时之间只觉得有问题。”

  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定论很妙,很符合大多数情况下他的正常认知,但是涉及生物他就感觉隐隐约约的套不上了。

  我也没写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啊……陆离有些纳闷的问道:“哪里不对吗?”

  “以陆监正你所写的豌豆的遗传和进化来说,最开始的现在豌豆是怎么出现的?”

  孙思邈摸着胡子说到:“畸形儿的出现确实是所可能,老道不否认,但是很多畸形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大用的、完整的。”

  根据他多年行医的见识来说,他认同遗传和进化的一部分说法,但是不能完全认同,因为很多都是遗传和进化无法解释的。

  陆离听到他这话立马就懂了,“哦……我明白孙道长你觉得怪在哪里了,在时间上。很多年这个形容确实太过含糊了一些,很容易让人产生疑惑,但是如果把这个很多年写成更准确具体的千年、万年、十万年、百万年、千万年的时间话,就会合理很多。”

  “绝大多数的个体突变都是无效的,而且也未必能稳定遗传下来,这需要极长的时间累积,除非当时的情况和环境有利与这种畸形的突变遗传。比方说现在的粟,它来自狗尾巴草,额,就是莠草的长期筛选……”

  除了狗尾巴草,还有玉米,玉米的原株大刍草一开始甚至不是小和玉米粒少的问题,原株就纯粹是几颗籽抱着小小玉米秆子,跟放大版的车前草似的。

  现在唐代同期美洲那边的玉米还没有经过现代化的二次培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玉米原种结出来的玉米可能就只有一个人的拳头大小,并不像后世现代的那些玉米一样,跟两三个人的拳头一样长,一根玉米就有一斤多重。

  但相比于最开始的玉米原株大刍草,印第安人培育后的玉米相比那也是两个东西,就跟粟米和狗尾巴草放一起一样,你压根不能想象这玩意如果往上追溯是同一种东西。

  不知道驯化了多少万年,一代代的优中择优,然后不断慢慢培育才培育出来了现在的小米、美洲的玉米。

  而且在被人类训化的过程中,这些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没有了“野性”,把他们丢回大自然里面让他们自己生长,很可能会被杂草给干死。

  玉米在此之中算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农作物。因为他们的种子生长在玉米棒上面实在太过密集了,如果把一根玉米棒丢回野外的话,就会在很小一片地方生长出大量玉米苗相互抢夺营养,除此之外,又还得和杂草灌木抢夺营养。

  现代培育的玉米基因如果想要尽可能的完美流传下去,那么就只能和人类进行一种共生的绑定关系,因为只有人类能满足现代玉米的基因传承和繁衍需求。

  除了植物可以筛种驯化之外,动物也同样如此,骡子、工程鲫、各种宠物犬……

  “粟和那个莠草是同一种东西?”听到他那莠草的比喻,孙思邈满脸问号。

  这俩玩意儿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些相像之处,但是在一定程度之外差的也太多了些。

  “粟米和狗尾巴草现在不是同一种东西。”陆离摇头,“他们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但是如果往上追溯千年万年,就会发现粟米来自古人对于狗尾巴草的一代代抉择种植。”

  说到这里,他又想起了一个网友所说的故事,他爷爷在民国那个混乱年代遭遇饥荒,把一些狗尾巴草的籽什么的烧过,然后筛选出草籽磨粉吃下去人就会有力气一些,起码比起啃树皮人是有力气能干活了。

  那时候他们爷爷辈不懂这是为什么,反正知道这样做可以活下去。后来他们这一辈读了书,才知道那玩意儿叫做淀粉……

  孙思邈听了,感觉有些头疼,因为陆离说的好像有道理,可是他不能理解且大受震撼的同时,对于这些令人震惊的支持有些无法接受。

  这就是因为他对于诸多学识不懂而造成的缘故,处于一种半知半解的状态下,知其然却不知其力,却又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

  陆离寻思着书还是得写啊……人体需要的糖分、油脂、盐分、维生素等等这些东西都要写出来,他们才能更好地消化这些知识,不然的话,他们被卡在这里就会很难受。

  当然,在历史上的科学发展之中,这种难受都是要经历的。

  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开始人人喊打,孟德尔的遗传学被封存了几十年,虽然被烧死的布鲁诺并不是单纯的无脑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而导致的缘故,但是当时的社会主流无法接受这些近乎真理的新学说是不可否认的。

  还是得要等到那批无法接受新知识的老古董死掉才能大力发展科学,除非有强权推动,不然的话这些新的理论被抵制是必然的。

  而刚好,陆离背后就有强权支撑。

  李世民这个在开国之中有着重大汗马功劳的第二代皇帝,也有着足够的集权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镇压下那些反对的声音。

  在历史之中李世民上位后没有什么大动作,是因为没什么必要,又没有那么多反对者要处理,加上大唐百废待兴的,他也不太愿意去制造动荡。

  后期发展好了,想着去强征高句丽就去了,有杨广前车之鉴都能发动战争机器就是一个例子。

  所以在集权这方面,一直以来都是相当看领导人的个人能力的。有人说清朝是封建集权的巅峰,但是清朝后期,圣旨已经出不了京城了。

  而在封建集权制度上,远远没有那么巅峰的朱元璋,却可以说是站在了权力的顶峰,所以权力这玩意儿并不是只靠一个位置说话的。

  “老道还是无法完全接受。”孙思邈摇头说道:“老道去找人看看查查再说。”

  “自无不可。”

  孙思邈离开之后,陆离想起来忘记问问孙思邈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

  女医生的培养情况如何?自家婢女的推拿培养情况如何?青霉素那边的尝试,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地步,有什么问题?

  一想到推拿,他又感觉浑身有些累累的了。

  他当即说到:“小玉,过来给郎君我捏捏肩膀。”

  “唯。”

  小玉走到陆离背后,给他捏起了肩膀。

  ……

  四天之后,在陆离准备进行沐休之前的前一天,李承乾兴奋的叫他过去看看脱谷机的情况了。

  看到那台脱谷机,陆离脸上有个诧异一闪而逝,因为跟他记忆中的人力脚踏脱谷机实在是太像了!

  滚筒上用来打谷的铁枝,被掰弯了插入木片里,尽可能的在削减材料耗费的同时尽可能的提升强度,还有两个简单的半内空齿轮和连杆,也同样进行了偷工减料。

  这当即就给它产生出了一种感觉: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先生,怎么样?”李承乾得意洋洋的说道:“我们考虑了大唐百姓并不富裕,特意和工匠们想办法削减了铁料的用量,卖给百姓的时候价格就可以更低一些。”

  “嗯,很不错。”陆离伸出手摸了摸李承乾的脑袋。

  在他还没有感慨什么别的的时候,李承乾就薄脸皮的笑嘿嘿自曝了这个设计的缘由出来,说:“其实倒也不是我们的想法,主要是舅舅上次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制作出来了,但是舅舅过来看了一眼,就跟我们说用的铁料太多了,成本太高,卖给百姓,百姓也可能会承担不起,便叫我们削减一下用料。”

  一听到李承乾的解释,陆离也没有直接收回笑容,继续保持着微笑说:“长孙公他还是厉害的。”

  “对啊对啊,要不是舅舅说出来,我都没想到。”李承乾说完又鬼头鬼脑的探话问:“先生,给你你想得到吗?”

  陆离听到这小子后面说的那句话,脸上露出一个笑容,“有什么想不到的,大唐百姓不富足,肯定是想办法在保持作用的情况下去尽量的减去成本,方便以更低的价格卖给百姓。这个不是制作来多挣钱的工具,是给大唐百姓谋生的工具,让他们更轻松更快的完成脱谷工作,去做别的活干更多的事情,更好的养家糊口。”

  “嗯嗯。”李承乾点点头,倒是也没有怀疑先生所说的话。

  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去多想,他只想赶紧把这玩意儿抬到阿耶面前。 《日不落天唐》-作者:荆棘无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