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小说>历史小说>日不落天唐>第一百零七章 轨道的畅想
  陆离点头肯定了他的话,“知道了就去做吧,记得写工作日志。”

  因为有技术累积的缘故,他并担心这几个孩子做不出来,基本上就是照着抄然后改装一下而已,要是连抄都抄不明白,那可真的就太蠢了。

  而得到了他肯定回答的四个学生,脸色都变得兴奋了起来。

  平时陆离对于他们之间的私事是不怎么在意的,他只管学术方面,其余方面是由李家令这个副手一力负责。

  私底下,学生们之间也有交流和想法,哪怕一些人后知后觉还不晓得他们正在做什么,也能通过从群体的交流之中得知别人的看法和情况。

  陆离现在妥妥是开山立派的祖师爷,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旧有墨家机关术的框架,再加上别的诸多学识,青史留名已然势不可挡。

  他们这第一批弟子,是有机会能像孔子那三千弟子般闻名于世的,到时候,他们只要别太差,说不定还能捞个陆子的“七十二弟子”美名!

  而在这之上他们又还有着别的可能收获。

  因为曲辕犁、水车改进、引入占城稻、助产钳、大蒜素……这些是他们先生整出来的,后来历史的探讨肯定是绕不开陆离的了。

  可是如果他们也能整出个像样的东西来,以后的历史,也同样绕不开他们……届时,他们在历史上或许会单独留名!一想到这里,他们三就感觉浑身激动,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只有李承乾,没有跟他们想一块去。

  他纯粹就是觉得好玩,搞这些东西可比听先生讲课说书有趣多了,而且那马车做出来之后,还得到了阿耶阿娘的嘉奖……美滋滋。

  “去做吧。”陆离将四人打发回去干活,去看了一眼防绒涂层那边的情况。

  做材料研究,主要还是那帮修仙的在发力,因为他们想要炼制仙丹的缘故,所以搞过很多稀奇古怪的材料,对于不少天然材料的特性比较熟悉,在这一点上就比那些漆匠的知识面要更加宽广。

  “杨道长,情况怎么样了,有什么收获吗?”

  他去问起这几个道士里面的最德高望重的那位。

  “没有什么收获。”白发依稀的杨道长摇头,说道:“只是有一些发现,不知道后来会不会用得上。”

  陆离问道:“什么发现?”

  这边化工的实验,尽可能的想办法制作防绒涂层出来是最终目标,但是在一些时候也会不可避免地点出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出来。

  在他们的最终需求上可能没有什么帮助,但是有着一些别的效果。

  陆离对于这些东西还是很重视的,就让人把这些发现都给详细记录了下来。

  在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少东西就是做别的实验室无意之中做出来的。刚出现的时候没有什么作用,后来有了相关需求之后,把这玩意儿翻出来一看——原来他们需要的东西早就做出来了。

  “因为那橡胶的柔性,我们考虑过用橡胶来做料,便进行了一些研究。虽然现在没有做出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我们发现了一些填补橡胶缺陷的方法……”

  杨道长把事情讲了出来。

  知道橡胶这个好东西的时候,他们就把目光放在了橡胶上面,对此寄予厚望。

  结果他们想要的防绒涂层没有做出来,但是提高柔性、硬性、耐磨性、延伸性的几种分类橡胶都已经干出来了。

  他们对于大部分的橡胶性质提升方面并没有深入研究,只挑选了有他们想要的特质的分类橡胶继续研究下去。

  不过这些发现明显也是有用的,橡胶的应用场景一下子宽阔了不少。

  “厉害。”

  陆离能说什么,除了夸这帮人才厉害,还能说什么?

  他问道:“目前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杨道长不假思索的说到:“一个是橡胶,一个是树脂,一个是桐油膜。目前来说桐油膜是最符合陆监正你那防绒涂层需求的,除了能防绒之外还能防水。但是缺陷就是太硬了,如果穿戴在身上的话,就必须得要降低其硬性才行。”

  桐油的使用在很早之前人类就开始了开发,在系统时间段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只不过全部功能还没有开发出来而已。

  但是对于桐油有足够的认知也可以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了。

  只是杨道长嘴里说出来的话,显然是不太满足陆离的想法的。

  不过也没什么大碍,防绒涂层方面这关迈不过去,纺织工艺那边还可以想想办法。

  只要这个时代的人能对于化学材料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如果能构建出相应的化学化和体系,那么就亏不到哪里去。

  在防绒涂层作坊里面待了一个早上,陆离看着自己的学生跟着工匠还有道人学习,不时琢磨一下有什么办法能快速跨过这道坎……

  现在大唐最好最密的布料拿出来,防绒性也照样不行,那些能锁住空气的绒毛大小都是按微米来计算的。超细纤维和纺织工艺大概率是没戏的了,换做单独内胆、内衬?

  他去了一趟纺织作坊那边,纺织作坊也是在忙活这个事情,他们对于陆离提出来的要求,是有点绝望的。

  直接用简简单单的一层布来裹住那些羽绒,而且不让绒毛露出来,那简直就是地狱级别的难度,把他们切成8000块碎肉都比这要难,起码他们只要舍命,把他们剁成沫都行……

  不过命令都吩咐下来了,他们只能想办法硬着头皮去做,去实现陆监正的要求。

  不过见到陆离过来看情况,他们也避免不了稍微诉苦一下:“陆监正,现在我们的手艺还没办法直接做出可以防止绒毛露出的布料来,目前只能是想办法增加布料厚度,或者多层布料错开布料孔洞,别让绒毛直接戳穿布料露出。”

  “没办法就算了吧。”陆离点点头,“做衣裳内胆缝合起来也不是不行。”

  听到他这话,负责纺织的工匠脸色一喜,这要命差事是终甩出去了。

  纺织的事情交流了一下之后,陆离回到屋子里开始琢磨化学书。

  因为海船的事情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动工那么快,要等海船坞那边的船匠过来长安这边……总不能陆离过去海边吧。

  这个时代的海船已经和河船出现了一些细微的不同发展方向,但是依然没有把这条路给打通,只是陆离也不可能现在就丢一张自己记忆中的海船图纸送去海船坞那边。

  离海较远、远距离沟通不了的这个麻烦实在是大……不过陆离等得起就是了,他也乐得清闲。

  一晃又上了5天班,他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写书里面,一边撰写生物书一边撰写化学书,后面还有数学书和物理书……

  ……

  在他专心在格物院工作的时候,游乐园那边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终于是做的差不多了。

  李世民趾高气扬的领着自己的那些个孩子和他们母亲去游乐园那边玩,展现自己对于孩子的溺爱。

  这个小游乐园虽然挺简陋的,好玩的东西也不多,但是也足够让这帮孩子看花眼了。

  有轨车好玩、旋转小车好玩、跷跷板也好玩……

  李世民很快就注意到了不断发出响声的有轨车。

  李恪和李承乾努力的摇着轨车的杠杆,轨车越跑越快,两个人力车夫在轨道上让轨车快速移动了起来。

  一开始李世民也就看个乐呵,毕竟小孩子也是有把子力的,推动这个小轨车的力气还是有的。

  但是越看他就越不对劲儿,一圈、两圈、三圈、四圈,怎么轨车上面发力的那两孩子丝毫不见力竭的样子?

  不对劲,这很不对劲,太持久了一些。

  又观望了一会之后,他有些坐不住了。

  “高明!停一下。”他示意李承乾把轨车给停下来。

  李承乾还跟李恪商量着再加把劲儿,看看他们驾驶推动这轨车速度能有多快呢……

  突然听到他们的阿耶让他们停下来,只能有些不太情愿的刹车。

  两人将轨车停在轨车园门口,问李世民:“阿耶,怎么了?”

  “带我一个。”李世民一步上前走上了轨车,把李承乾挤到一边坐着,然后发力摇杆。

  然后他就发现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轻松一些……他有些诧异的发力加速。

  而长孙无垢瞅了一眼看着看着去抢孩子轨车玩的李世民,不由得和几个姐妹相视一笑。

  第1批孩子兴高采烈的进去玩了一天这个游乐园之后,第2天早上他们就不能再去游乐园了。

  倒不是大人不想给他们去玩,而是游乐园已经被一帮大人给霸占了。

  程咬金和尉迟恭两个肌肉猛男摇着轨车的杠杆给轨车加速。

  “得了得了,别玩了。”李世民打断了这两个玩心上头的武将。

  两人只能停下轨车,不过他们脸上也满是惊奇之色:“殿下,这个轨车很不错啊,不需要多大的力量就可以跑得挺快,而且还能载重。”

  尉迟恭也说到:“只要我和知节力气足够,控制好速度的话,我感觉以刚才那速度一口气跑个二三十里不是问题。”

  “这个轨道,是专门精修过的,轮子在这上面跑起来,应该比马车在道路上跑起来要更快。”房玄龄蹲了下来,摸了摸那枕木轨道,然后把目光放向了两人摇的那个杠杆。

  “手的力气要比腿小不少,如若换成脚踏,或许力气还会更大一些。”

  轨车下面那齿轮都不带藏的,他们一眼就看明白了轨车是如何通过摇杆进行转动的了。

  车轮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有一辆推车运东西比背扛担挑要更省力一些,距离越远有轮子的优势就越大,如果不用频繁拿起放下的话。

  但是车轮会受限于路面的道理情况,在道路崎岖不平的情况下,推车比较麻烦。

  而大唐的道路……真正一马平川毫无坑洼的道路,可能也就那么几条,朱雀街算一条,然后城内主路和城外官道路况,相比起寻常道路肯定是要好一些的,但是也好的有限,依然存在大量坑洼。

  而铺设轨道……似乎就避开了这一个缺陷?

  他们开始在心中盘算铺设轨道用来走车运货值不值得,因为他们也琢磨着要组建一个运输商行,对于走车运货方面的需求比较大,而且是事关自己到时候利益的事情。

  “恐怕不太行。”

  长孙无忌稍微一思索就立刻摇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普通木头经年累月暴露在外,又经常走车运货压路,那么木头大概率是承受不住多久的。这个木轨还需要维护的话,又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如果想要将轨道铺设全国主要大城,走车运货赚的那点薄利都不够维护这轨道的钱。”

  “辅机说的有理。”李世民点点头。

  这个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因为他听陆离说过这方面的事情,知道火车的轨道就是铁做的,所以火车运输也叫铁路。

  当时他对于轨道这一个概念比较模糊,陆离说不用铁轨铺设轨道的话,动不动运着几百万斤的货物,石头砌成的路都顶不住,同时铺设轨道之后车子跑起来会更加省力……他当时一寻思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毕竟几百万斤货物呢,装货的货箱一丈高,普通道路确实扛不住,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住日积月累的反复碾过啊……

  至于更省力一些,他当时也没有太过留意,现在正儿八经的见到轨道了,他才知道到底有多省力。

  长孙无忌的话,让一众文臣武将都微微皱起了眉头,感觉有些惋惜。

  这个轨车,本该有更大的应用前景,但是因为受限于木轨的缘故,只能在一些少数的特定的地方才能安装使用。

  就这用起来也有些麻烦……但是方便确实方便了,就是代价实在是有点太大了。

  他们没有说什么用铁铺设轨道这种话,用铁铺设轨道,那铺设一条轨道得要多少铁,得运多少年货物才能把铺设铁轨的开支给赚回来?

  而且轨道铺的远了还得看着,这年头的铁价值不菲,一不留神那些刁民就给你偷了。

  尉迟恭突然看向李世民:“殿下,陆离那边……进一步降低冶炼铁的成本,可有什么办法?”

  现在的铁贵,但是这不是还有陆离吗?

  他短短时间内略微出手,就把冶炼铁矿的成本开支拉下去了一截,如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的话,再进一步一步又一步的,把冶炼铁矿的开支成本给压低下去……

  能不能把铁的价格给压到一个比较低廉的水平?

  李世民摇头:“短时间内是看不到希望的,冶炼铁的工艺进步还需要一段不短的发展时间。”

  听到他的话,有人开口叹气说道:“那可惜了。”

  这个轨道,可不仅仅是用来给他们商行走车运货,当发动战争,需要运输大量粮草、士兵的时候……运输效率能提升三成那都是另外一个情况了,对于大唐朝廷来说,这个轨道如果能铺设开的话,在关键时刻是很重要的。

  但是真的太贵了,铺不起。

  李世民也没有解释说下去什么,因为大型炼钢炉现在多少有点遥遥无期,想当初他也曾想着让陆离把大型炼钢炉给做出来,让大唐现在的炼铁效率提升个十倍八倍。

  结果陆离问他:“殿下,铁矿挖掘、运输、铁器锻造这些问题不用解决吗?光猛猛拉高冶炼速度也不行啊。”

  “后世现代的矿卡一车子矿按万斤来算,大型挖掘机一铲子下去,几息之间比现在的一个铁矿挖掘工人挖一月还多……从挖矿到冶炼到生产到铸造,整套铁器生产流程的体系都是相对应的,想要整体进步,就必须要把这些相互纠缠的技术给一一提升上去才行,并不是某一方面突出就能解决整个问题。”

  一句话就把当时兴高采烈乐在头上的他给打回了现实,因为后面说的话也确实是这个理啊!

  光提升冶炼铁矿高炉的效率试试没办法直接提高大唐铁器的出产的。因为冶炼速度提升到一个地步的时候,在整个铁器的铸造流程之中,别的问题就会立马接连而至的浮现出来。

  “可惜、可惜。”杜如晦摇头叹气,“不过这轨道车,还是有点用的,如果距离不是极远的话,比如在码头将漕运的粮食之类的运进城里仓库,作用还是不小的。”

  “确实是这样。”长孙无忌他们附和的点点头。

  轨道的事情大概就这样了,目前他们也想不出什么别的更好的解决方法出来。

  房玄龄把目光放在了轨道车身上:“殿下,轨道铺设耗资巨大比较麻烦,但是这轨道车却亦有可取之处……这些齿轮相互组合的运转,如果拆下来放到别的车,似乎也不是不行?”

  “这个是真不太行,现在问题太多了,不值当。”李世民还是摇头,“如果想要把轨道车的这个摇杆设置拆下来的话单独制作成车,那么它就必须得要足够轻巧又足够结实才行,最好的,肯定是用铁来制作构架,可是我们大唐现在的铁价格昂贵。然后车轮和道路也是一个大问题,我的评价是,往上不如直接骑马,往下不如推着走的大木头自行车。除非能把一系列的用料问题解决。” 《日不落天唐》-作者:荆棘无路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